将学习、思考、实践、总结、创新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始终
信息来源:云县纪委监委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7日 ‖ 查看2081次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是党的纪律的守护者。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重托,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市纪委监委的具体要求,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牢记党章和宪法赋予的基本职责,牢记“两个维护”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坚守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殚精竭虑、奉献终身。从事某项具体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纪检监察工作,对业务能力、干部素质、作风形象、思想认识等都有更高要求,特别是政治素质要过硬,在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工程中,应当将学习、思考、实践、总结、创新贯穿始终。 一、将“勤、苦、乐”贯穿学习始终 关于学习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为什么学?学什么?向谁学?怎么学? (一)为什么学? 看过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被誉为“看家本领”和“制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纪念刘少奇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学习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刘少奇,就要大兴学习之风,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学习本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历史已经证明,什么时候能够抓紧抓好学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就会出现错误和波折。 看现在,我们处于知识爆炸时代。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否则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 看未来,我们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还存在不少问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很多人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出现“本领恐慌”,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是不对路子,就会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因此只有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才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挑战,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学什么?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每个纪检监察干部的首要学习任务,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具体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断裂的国家,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优秀传统文化,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孔孟儒道到百家争鸣,处处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我们从事纪检监察工作都可以从中借鉴。 学习增强本领的专业技能。面对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的新任务,面对纪法衔接、执纪执法贯通的新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本领恐慌”,符合新时代对纪检监检查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三)向谁学? 向历史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经验借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世界各国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都是我们应该深入学习的重要史料,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难现用现学。 向书本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习书本中的思想、方法、经验都是前人思考总结下来的精华,我们不用经历同样的过程就能得到现成的结论,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是目前最快获得经验的路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书本已经不是仅仅代表纸质的书籍,我们的学习工具也在日益广泛,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媒体学习。 向群众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向群众学习,才能把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落到实处。 向实践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学习的所有知识,归根结底是为了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必须要以实践为标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有反作用。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完善理论,才能走好“最后一公里”,把所学知识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 (四)怎么学?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晚清学者王国维把学习归结为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反映出学习的三个阶段:勤、苦、乐。 要勤于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奋是学习的首要条件。有人统计过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平均在练习专业技能方面投入的时间是一万小时,“独上高楼”反映的是当别人在休闲娱乐的时候,他在一直学习。有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是没有付出是绝对不会有收获的。所以我们要把勤奋摆在首位。 要坚持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反映了在学习中面对困难的时候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很多人倒在黎明前的最后一分钟。从生物学角度,学习就是一个打通神经信号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是非常痛苦的,古人说“学海无涯苦作舟”“痛则通”,没有面对痛苦的坚持,就不会有掌握知识的通透,只有坚持下来的人,才会从前期勤奋积累下来的量变到起质变,进入学习的下一个阶段。 要乐于学习。经历过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网络,彼此融会贯通、信手拈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挑战,以前学习的知识会“灵光一现”,产生新的方法去应对,进而产生成就感促进我们继续学习,这时已经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一个享受的过程,可以进一步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将“全、深、通”贯穿思考始终 (一)全面思考 以问题为导向。出现问题不可怕,回避问题、逃避问题、无视问题才真正可怕。在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价值就体现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因为有很多不全面的思考和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底线思维,就可以补齐这些短板,达到全面的目的。 辩证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坚持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比如我们会碰到一些挑战,伴生的有可能就是机遇,我们本身会存在一些劣势,同时也会有某些优势,这就是SWOT分析法。如果只看到其中的一方面,要么妄自菲薄,要么妄自尊大,会走入极端,小到影响个人,大到影响单位工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影响到党和国家、人民的事业。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解决群众问题要到群众中去,解决队伍建设问题要到干部职工中去,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即从主观思考,又从客观思考,倾听群众呼声、虚心接受领导同事意见建议,往往会使我们思考问题更加全面,处理干群关系更加妥善,推进具体工作更加顺畅。 (二)深入思考 要有问题思维。就是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深挖问题原因,寻根究底。凡事最怕认真二字,特别是涉及群众的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既要把当前存在的问题妥善解决,又要举一反三、分析研判出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找到解决方案,形成规章制度,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 要有逻辑思维。就是用推倒的思维思考问题,古人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就蕴含着逻辑思维,还有大家所熟知的“蝴蝶效应”。如单位一把手是一个担当负责的领导,在主要领导带动下,各分管领导就会主动尽责,进而整个单位全体干部职工都会履职尽责、争先进位。如果单位一把手尸位素餐,班子成员也会推诿扯皮,进而全体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要有主动思维。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也很能说明问题。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一段时间后,张三升职加薪,李四却没有,于是李四找老板理论。老板让他到集市看看有什么卖的。李四从集市回来,向老板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老板问:“有多少?”李四不知道,于是赶紧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老板又问他:“价格呢?”李四说:“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啊。”于是老板让李四先坐下休息,并把张三叫来,吩咐他说去做同一件事。张三回来,向老板汇报:“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40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一定能赚钱。”此时老板转向了李四,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张三的薪水比你高了吧?”大多碌碌无为者,都如李四,别人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懂得主动思考。 (三)联系思考 各个方面之间相互联系。如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相互影响等等。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多情况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将各方面统筹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好整体工作,又照顾到局部利益,才会达到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 时间上的联系。事物是发展的、不断变化的,昨天的办法处理今天的事物就有可能过时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出现新生事物、新生问题就需要我们用新办法去解决。比如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微信发红包成为一种新的行贿受贿手段,我们需要用现有的法律法规结合新兴的技术手段予以破解。 空间上的联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与各国、各地区、各组织交流日益广泛,现在已经不存在独立的、没有和其他有联系的个体,世界都已经被形容为“地球村”。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才能进步,封闭必然导致落后。纪检组的工作开展必须要放到市委的统筹部署和市纪委监委机关具体要求中去通盘考虑。 三、将“躬、敏、实”贯穿实践始终 在全省推广的西畴精神:“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结合我们个人,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确立目标、制定措施、量化指标、明确时限、确定责任、监督检查、进行奖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突出实践主体、实践过程、实践结果三个方面。 (一)亲自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知道李子的味道就亲自尝一下。这些都告诉我们实践要把自身摆进去,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身从头至尾参与过、经历过,才会有深层次的感悟。 树牢底线意识。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挑战、风险,遇到问题必须要有底线意识。未雨绸缪说得是在没发生问题之前就提早做好了准备,要对即将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期。从纪检监察工作来看,就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领导干部遵守纪律规矩,遵规守纪是“1”,业务能力、道德素质、身体条件等等都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这个“1”,在政治上都是等于“0”。 增强责任意识。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是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面对困难问题,必须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认真分析研究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能为推动工作做出哪些应尽的义务,如果每一位干部、每一个环节都积极主动作为,就能避免越位、缺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的发生。 激发赶超意识。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既要切合实际,又要有所追求,《论语》中提到:“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只有志存高远,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才能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在当前临沧跨越发展的大环境下,临沧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鲜明辨识度的前提下,我们纪检组的具体工作也要比学赶超、争先进位,不紧要与其他纪检组横比,还要与自身纵比,对各项工作都有更高要求,更好落实,处处都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那么纪检组整体工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执行力强 落实速度要快。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得就是落实速度要快。当前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工作中提出的具体思路,要马上落实在行动上,如果每一个环节都拖一拖、等一等、看一看,有可能其他地方都已经形成了经验,进行推广产生良好效果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开始,事事落后一步,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就会被动。 落实时间要短。案无积卷,事不过夜。今天的工作必须要今天完成,在落实过程中要突出量化指标和明确时限的重要性,没有完成就是没有完成,不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按照提前制定的计划,每一项、每一天都坚持落实,没有长期积累下问题和矛盾,我们的工作就会良性循环,轻装前进。 落实效率要高。在洗茶杯的时候也可以同时烧水。在日常工作中,要开动脑筋提高工作效率,到联系单位蹲点式监督和体验式监督,能一次解决的问题就提前做好计划一次解决,不反复、不折腾,考虑问题全面,具体执行有序,才能提升工作效率,取得良好效果。遇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即使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工作任务,也会造成人员疲惫、秩序混乱、质量低下。 (三)监督检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什么是评判实践的标准?我认为我们工作中的实践要牢记党章和宪法赋予的基本职责,牢记“两个维护”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坚守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具体要着眼于加强党的领导、促进临沧跨越发展、满足群众需求三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们实践的质量和水平。 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从事的所有工作,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同时也要把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在我们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要从自身做起,时时处处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有利于促进临沧跨越发展。临沧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整治生态,我们纪检组的工作小到影响几件事、几个人,大到影响负责单位、整个行业、甚至整个临沧的政治生态,日常工作要着眼于形成良好政治生态,推动临沧跨越发展。机构改革后很多纪检组都面临如何推动工作的问题,只要我们的工作是为临沧良好政治生态添砖加瓦的就可以大力推广。 有利于满足群众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要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负责单位或者个人,如果出现了问题,在纪检组职责范围内,管不管?如何管?如何处理?都要站在党纪国法和群众的角度来思考和执行,要把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需求,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 四、将“常、专、析”贯穿总结始终 (一)养成经常总结的良好习惯 吾日三省吾身。只有经常总结才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修正执行方向,达到工作良好预期。 抓住黄金十分钟。黄金十分钟是指在某项工作、某个会议、某节课程结束后的十分钟,或者更长更短的时间。这类实现结束后,不要忙于收拾东西离开或者从事另外的工作,静下来思考总结回顾一下刚才的事项中的关键问题,在大脑中再回想一遍。比如:刚刚参加完驻在部门一个重要会议并发了言,回想一下刚才的发言效果怎么样?出现了哪些问题?大家反应如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达到更好的效果?总结下来,会有很大收获。 抓住休息时间。每天睡前几分钟总结下一天做了什么,有哪些是做得好的,出现了哪些问题,在明天的工作中如何弥补失误。因为在睡前思考了这些问题,睡眠过程中大脑会自动找出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案,并通过加深记忆,将做得好的方面变成经验保存在大脑里,今后再遇到类似问题,灵光一现将好的方案摆在我们眼前。如果坚持每天总结,日积月累下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 定期回头看。我们习惯于半年总结、全年总结,但是时间间隔太长,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好办法,好经验到年中、年底的时候有可能已经淡忘。如果坚持随时记录、阶段总结、定期回头看,就会收到良好效果。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坚持每周总结,然后形成月度总结、季度总结,当我再写半年总结和年度总结报告的时候,只需要将前期的总结稍作汇总就可以了。日常工作中,这本总结成了我的日记本、工具箱、百科书,碰到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我就会回头看一看,翻一翻曾经类似的工作,从中找灵感。 (二)形成善于总结的浓厚氛围 以专项工作为线。比如在文件运转方面,每个单位都会遇到,而且各自的运转方式不同,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可以留意一下我们目前是如何运转文件的,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做得好的方面,其他单位、其他科室、其他人员是如何运转文件的,借鉴经验、取长补短,提出自己的思路流程,在逐步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就会成为符合我们实际的成功经验。 以个人思想为线。比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等等。总书记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运用了什么原理、观点、方法,形成文字后变成我们自身的宝贵经验,遇到新的问题,就可以借鉴使用。碰到同样的问题,有的领导处理的非常好,有的领导方式方法引起许多争议,即使我们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也可以把这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吸收借鉴,为我所用。 以时间阶段为线。比如每年到年终的时候,无论是针对单位,还是针对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考核。年初的时候会下达各种各样的任务。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阶段来进行总结,如第一季度按照往年工作节奏会有哪些要求,我们可以提前计划,合理安排工作节奏,避免临时抱佛脚,达到有条不紊的效果,进而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扩大分析总结的优良成果 总结存在问题。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工作中的失误弥足珍贵,历史不可能重演,面对出现的问题只能痛定思痛,设法改进。要客观总结问题、善于归纳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找到合理的途径集中突破解决,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重蹈覆辙。如果这些问题反复出现,长久不能解决,那就必须采取特殊措施进行突破。 总结成功经验。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我们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做法,在探索纪检组工作过程中,有一些好的做法受到监督单位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市纪委的高度肯定,值得我们坚持和推广,如:走访了解谈话、参加部门会议、定期不定期抽查、季度提醒清单等具体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工作,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提出下步计划。计划是对下步工作的安排部署,是在总结成功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提出计划也可以对比上次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科学统筹。计划要结合实际,综合考虑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如果提出不符合实际的计划,会对今后的工作造成指导方向的偏差。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又要不断总结,修正计划,这就是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如从“三步走”到“两步走”,我们正是基于对客观实践的总结分析,提出的符合实际的重大战略部署。 五、将“稳、进、广”贯穿创新始终 (一)创新要基于稳定 创新的目的是为发展提供动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如果创新影响了整体发展,造成重大损失,那还不如不要创新,创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改善,不是否定一切,推倒重来。 点上创新。创新体现在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如我们经常召开各式各样的会议,每次会议都要排列座次表,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有的同志发现了这个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在排列会议座次表方面有所创新,运用表格技术,结合具体实际,实现了会议座次自动生成、随时调整,提高了办会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在点上的创新典型。 线上创新。在纪检组刚刚进驻的时候,我们发现各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都十分重视,但是很多人反映不知如何入手,从哪些方面抓起,经过研究,我们提出季度提醒清单制度,将每个季度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抽丝剥茧,归类梳理,清单式提供给各单位遵照执行,在每个季度结束后检查各单位完成情况,对存在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并提出整改时限,通过这样一个有部署、有检查、有反馈、有整改的创新过程,各单位从无处着手变为得心应手,极大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和质量。 面上创新。在派驻初期,我们对各个单位的情况不了解,各个单位对纪检组也很陌生,于是我们提出走访了解谈话,拉网式对各个单位进行了一次历时将近一个月的走访了解谈话,和科级以上干部,特别是关键岗位负责人开展了谈心谈话,变背靠背为面对面,直观感受到各单位存在的问题,收到了广大干部职工对我们工作的希望,为我们在下步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二)创新要推动工作 推进具体工作开展。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有的人为了标新立异,提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采取的方法不但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反而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这是不可取的。在创新创造的过程中,要时刻以推动工作为目标,研究提出的新思路、新办法符合实际,绝不是天马行空、劳民伤财。 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工作的主体是人,核心也在人,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创新也属于重大创新。如何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提高积极主动性,发挥每一个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是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解决了这个课题,将会是一副“千军万马”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壮丽画面,为临沧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充足的精神力量。 推进体制机制改进。更深层次的创新是在体制机制方面有所创新,要注重总结日常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长效机制,长期坚持,把开始的抵触变成后期的习惯。如中央八项规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人是带有抵触情绪的,有的认为是一阵风,长期坚持下来,大家都养成了一种习惯,对个人、对家庭、对工作都有很大好处,特别是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的评价非常高,极大地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现在机构改革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大家也会有一个从抵触到适应、习惯的过程,归根结底是为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将严管和厚爱相结合。 (三)创新要能够推广 为决策提供参考。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要坚决避免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我们在具体工作的优秀做法、创新经验,都可以为上级下步决策提供参考,大脑负责指挥,手脚负责执行,大脑和手脚就是一个指挥-反馈-指挥的过程,我们的创新经验就是很好的反馈,要把上级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形成创新经验,及时反馈,为上级的下步决策部署提供有力参考。 为实践提供借鉴。工作中遇到问题我们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大家都会互相咨询一下、上网学习一下,看看其他单位是如何做的。在工作过程中,也有很多纪检组向我们咨询借鉴如何开展工作,我们都会把我们的创新经验毫无保留提供给其他纪检组借鉴,在他们的实践过程中又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反馈给我们,促进方法措施的完善,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彼此取长补短,推动工作。 为推广提供依据。一个创新的优秀程度,体现在它的推广范围,如果我们有的创新能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推广,那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创新。这就在于我们要抓住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重点难点上寻求创新、找到突破,把创新推广开来,推动整体向好发展。 面对很多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我们纪检组都经历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总结、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受益良多,今后也将继续坚持,为坚守人民立场,落实“两个维护”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推动临沧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临沧市纪委监委 骆青钢)
|
主办:中共云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丨 云县监察委员会 |